第21章 宦官之臣

第21章 宦官之臣

奏折堆积如山,从朝廷乃至地方官员,因朱由校不问国事,大大小小的事情皆无人处理,若无大臣汇报,恐怕流寇杀到紫禁城城外,朱由校依旧一无所知。

奏折上了,但现在该怎么办?

朱由校身居皇位,却不知该如何批阅奏折,搓动小手显得无力又尴尬。

“咳咳。”

“皇上,昨日臣已派人将奏折分类,百姓民生、边关军政、流寇起义、朝廷政治一一类别处理。”

“朝廷之上共有奏折三百四十二折,其中,有一百八十二折为朝廷四品内官臣所奏。”

“其中,弹劾微臣的奏折占据一百七十二折!”魏三目光在人群中转动,有数位大臣埋下脑袋。

“先生所见,朕明白了。”

“皇上,弹劾魏忠贤的奏折臣写过不下二十次。”太仆少卿陈于廷站出来说道。

“近一周来,臣也写了十多次。”太常少卿杨东明同样站出来。

而叶向高也随之站出来,跟随在他身后,又有数十人,其中,不乏左都御史赵南星,吏部尚书张问达之流。

他们虽被魏三弄走钱财,但同样也被魏三所医治,不期待能心怀感恩,但魏三的确看不起这帮没骨气的东西。

不仅未对叶向高心存芥蒂,反而舔的厉害,以证忠心。

他们不敢正视魏三的目光,而魏三却爽朗发笑。

“言论本该自由,各位大人不满魏某,也没必要躲躲藏藏。”

“陛下,臣认为,应该都将他们打入刑部,严训厉审。”魏三冷冷一笑,从怀中掏出朱由校赐予的尚方宝剑,在大殿之中挥动。

“呵呵,我还就不信了,还真有不怕死的。”

魏三冷冰的目光游动,满朝文武百官齐齐垂首,无一敢正面交锋,就连叶向高在宝剑的锋芒下,不得不微微退开三步,害怕魏三痛下毒手。

这些奏折,也并非全是在这一天所写,谁又能想到魏三短短数天,就可以在朝廷中达到举重若轻地位。

现在,奏折也已经写了,没有拿回来的机会。

叶向高也是暗暗咬牙,心中又恨又怕,还没有来得及把魏三推出宫外,没想到率先被他发难。

在朱由校没有开口说话之前,谁也不敢保证他会做出怎么样的决策。

朱由校在魏三的示意下从皇椅上站起来,来到群臣中央。

一位四十年岁的大臣从人群中走出。“陛下,魏总督,臣未写奏折。”

“你,为何不写?”魏三问道。

“天启年间,法定安康,至天启三年间起,臣就一个奏折也没,没有上过。”

魏三蹙了蹙眉,“你叫什么?”

“臣李贯。”

魏三往前走动,而李贯双膝跪地,静待魏公公的奖赏。

而绝大部分大臣皆猜测,李贯这家伙算是抓住机会了,在所有人脖子上架着刀的时刻,作为一条没有追求的咸鱼,却是最安全的存在。

杨东明极为不屑,嘴角一撇,原以为这为新晋升的东厂总督魏忠贤是一位为大明开疆拓土之臣,现在看来,原本的想法依旧没错,宦官之臣,霍乱朝纲,乃亘古不变的道理。

杨东明不同于叶向高之流,行得正,自然站得直,面对魏三的压力,毅然决然,毫不畏惧。

魏三在朝中又走了走,“李贯,你就是盐运使司运同,任名仕边修的李贯,从官四品。”

“正是,魏总督,臣喜逢天启开元盛世,还望总督垂情眷顾,臣定当不遗余力,为天启新政,万死不辞。”

“李贯。”魏三微微低下头。

“微臣在。”

李贯已经知道,自己的好运要来了,他是第一个站边的人,作为红人魏总督的第一批亲信,往后,他的仕途必然一片光明坦荡。

幸福,来敲门了。

“李贯,你知道朝廷每年向一位从四品官员付出多少俸禄么?”魏三缓缓的问道。

“这…”

“这…”

似乎和自己所想的并不一样,李贯抬起来头,与魏三形成对视,眼前的一对眸子,好似一柄灭世之器,直迫人心。

“是三百二十石。”

“你又可知道,这三十二十石俸禄,一年之中有多少农户百姓辛苦操劳,缩衣节食么?”

“额!”

“这这…”

魏三猛的站起来,气愤道,“你倒好,身为朝廷命官,食国家俸禄,领百姓辛劳,受封四年,却连一个奏折也没有上过。”

“身为臣子,不为朝廷出谋划策,分忧解难,反而心安理得,如今还要邀功请赏,亏了你白白糟蹋了四年俸禄粮食。”

“来人。”魏三举剑。

“是。”

两名带刀侍卫从门前出现。

“将其革去官职,发配云南,抄去家产,终生不得为官!”魏三最恨的就是这种人,他们比贪官还要可怕,无所求,无所为,不管事亦不办事。

心安理得,坐享其成。

贪官,起码还在围绕着朝廷转动,而李贯这种,就是天塌下来,也不干他事。

“另外,在其祖地家庙前立一块碑文,铭文告诫,警示后人。”

“遵旨!”

“额!”

“魏总管,微臣冤枉啊!”李贯害怕道,“臣可从来都没有干出弹劾魏总管的事情啊!”

“臣,冤枉啊…”李贯痛哭流涕,被侍卫所挟持,大喊着冤枉,一路拉出太极殿外…

大殿之中,建极绥猷,万般寂寥。

“皇上,弹劾魏总管的奏折我写过。”杨东明率先打破沉默。

没错,他有一次看走眼了。

对宦官之臣的误解颇深,今日,对魏忠贤自认深有愧疚,“微臣自愿请罪,革去官职,前往边疆。”

“臣以欣慰,皇恩浩荡,有魏总管辅修,臣以无遗憾。”杨东明双膝跪地,主动革去头上乌纱帽,

“曾子曰,君子每日三省吾身,为臣的你有想过怎么当臣子么。”

魏三冷冷道,

“没有气节,没有忠诚,当在大明为难之际,献自己微薄之力。”

“反而想要离开,杨大人这是想要抛弃主子,欲图个快意当前?”

“此等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徒,留你何用!”

“微臣自知。”杨东明无力反驳。

点击中间,呼出菜单

加入书架

点击关注我们

更多精彩不容错过,方便下次阅读